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 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規,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標,赴湯蹈火,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與激蕩在他內心的狷(juàn)介不羈之氣是多么一致。
B. “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也許,《水滸傳》中最美麗傳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 “歷史”并非噱(xué)頭,而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歷史印記被急功近利的行為粗暴抹(mǒ)去,“文化”氣息將蕩然無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 如果一個人能夠用愛心擁抱世界,那么整個世界的燦爛和澄(chéng)凈都會水駐心中,即便身形贏(léi)弱,也會因內心的豐盈而精神煥發、神采熠熠。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近兩年,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播出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國家寶藏》可謂亮點突出。該節目以博物館為主題,以文物為線索,每件文物綁定一位與之氣質相符的嘉賓,他們或娓娓道來地講述文物的歷史,或扮成古人演繹國寶故事,串聯起國寶的前世今生。近兩年來,該節目收獲了大量粉絲。許多觀眾表示,從《國家寶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發布的《中國文化綜藝白皮書》顯示,在關于“文化綜藝節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調查里,“精神內涵”“價值導向”成為受訪者的首選,選擇“節目創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書還顯示,相比娛樂綜藝,觀眾對本土原創的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滿意度更高據此,不少業內人土認為,文化類綜藝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丙】有導演認為:文化類綜藝節目傳達“硬知識”并不需要站在娛樂節目的對立面,而是需要借鑒娛樂節目,找到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硬知識”軟化,確保節目的文化表達流暢而輕快。
2. 文段中的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妮妮道來 B. 演繹 C. 而是 D. 喜聞樂見
3. 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當人體免疫力大幅受損的情況下,“超級真菌”會乘虛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貼上了“高致死率”的標簽,使人聞之色變。
B. 近年來,《戰狼Ⅱ》《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藝術品質和積極價值取向的文藝作品受到觀眾廣泛認可,這充分證明過硬品質是新時代文藝實現文化引領的基本條件。
C. 中國的哲學蘊含于人倫日用之中,中國建筑處處體現著人倫秩序與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華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遺址的見證者。
D. 當前,以芬太尼類物質為代表的新型毒品來勢兇猛,已在一些同家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將芬太尼類物質整類列入管制,是中國政府處理毒品問題的創新性舉措。
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考古學是利用古人遺跡遺物重建古代歷史的學科,盡管先民的物質遺存作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質文化的歷史,但僅滿足于人類物質文化歷史的建設,①________。理由很簡單,人類社會的歷史不僅包括物質文化歷史,也應包括精神文化的歷史,我們不僅要關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這意味著真正的考古學研究,③________,同時更要通過這些物質遺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6.閱讀下面某社區“紅色議事廳”工作流程圖,根據要求完成題目。
【注】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1)用一句話概括“紅色議事廳”工作職能,不超過15個字。
(2)從“為老百姓辦實事”角度評價“紅色議事廳”工作機制。要求:體現流程圖主要內容,語言簡明、準確,不超過80字。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苗繡,苗族的刺繡。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楚繡、與湘績、漢繡同流而異源。古代苗族婦女養蠶主要是為了獲得制作刺繡使用的絲線。苗繡主要用于裝飾衣服,也用在褲腳和鞋面。在衣服上以欄桿形式圍在肩膀和袖口。黔東向苗族的盛裝刺繡,衣飾部位不是欄桿形式。苗繡針法有平繡、辮繡、結繡、纏繡、縐繡、貼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幾種,其中辮繡、結繡是苗繡中特有。辮繡是先將8根或12根同色絲線納成“辮子”,然后再回旋綴于底布成花,多用于“男性之衣”(“鳥爸”)的盛裝中,繡品風格粗獷凝重。結繡則將絲線在針頭挽數結,然后抽針,如此反復插滿成花。苗繡圖案多是鳥、魚、花、果子。在盛裝的大型圖案中,出現龐大、兇猛的動物,如龍、大象、獅子等。龍在苗繡中有蟲龍、水龍、牛龍等形態。黔東南苗繡圖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釋為與神話傳說中的圖騰有關。苗繡一般先在繡布上繪或貼上圖案。黔東南苗族婦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繡,而是先制成與裝飾部位大小相同的繡件,再綴到衣物上相關部位,這樣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單獨取下來保護或替換。
(摘編自《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西南地區卷》)
材料二:
苗繡是苗族人的文化讀本。從啟蒙開始,苗族人就可以從苗繡里學習生活常識,認識草木動物,學習紡線耕田,了解節日習俗,解讀神話、宇宙天體等,無所不可。乍一看這本“書”,羅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隨意,缺乏歸納,但如果仔細閱讀,你便會發現,它所表現的內容也都是經過了嚴格選擇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輩輩獲得的人生智慧,都隱藏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苗繡故事中。
苗繡一直無聲無息深藏不露,20世紀后半葉才逐漸被發現。有趣的是,它被發現的時間與讀圖時代幾乎同步,苗繡本身的藝術特質和讀圖時代的美學趣味顯然不謀而合。神秘的氣息,獨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飽滿的情感,讓我們驚嘆相見恨晚。
(摘編自解如光《十指春風 一繡千年》,《人民日報》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目前,民間手工技藝的主導傳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館等相對靜態的媒介,傳播途徑單一。實際上,民間手工藝的文化形態非常豐富。以苗繡為例,其非物質文化形態至少包含三種:苗繡中的圖案,苗繡的針法和繡法,苗繡中承載的文化等。這些豐富的內容僅僅依靠靜態形式傳播顯然是不夠全面和詳盡的。尤其是苗繡的刺繡技法十分復雜,無法僅僅依靠靜態形式記錄,借助攝像和三維動畫等形式能更好地記錄和還原刺繡復雜的過程。另外,傳承主體的口述記錄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傳承的一種重要形式,利用視頻記錄顯然比單純用文字記錄更為方便、生動、鮮活。移動互聯網上靈活多樣的數字化觀看模式可以改變傳統出版物和博物館等媒介相對靜態和單一的展示方式,觀眾能進行個性化的選擇,深入、反復地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摘編自羅丹《民間手工藝遺產基于移動終端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7. 下列對材料中“苗繡”的相關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楚繡是苗繡、湘繡、漢繡共同的“祖先”,苗繡主要用于裝飾衣服,古代苗族婦女養蠶主要是為了獲得制作刺繡使用的絲線。
B. 黔東南苗族的盛裝刺繡部位特別,婦女先制成與裝飾部位大小相同的繡件,再將其以欄桿形式綴在肩膀、袖口、褲腳和鞋面。
C. 苗繡日常服飾的圖案包括鳥、魚、花、果子、龍、大象、獅子等,在表現刺繡對象時,苗繡呈現造型上的呆萌特點。
D. 苗繡這本“書”羅列事物看似隨意,但實際上表現的內容經過嚴格選擇,不乏思想深度,苗族人從小就可以從中學習文化。
8.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苗繡中的一些圖案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如黔東南苗繡圖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釋為與神話傳說中的圖騰有關。
B. 苗繡在20世紀后半葉逐漸被人們發現,主要是因為它與時俱進,改變了自身的審美特質,契合了讀圖時代的審美趣味。
C. 苗繡的文化形態豐富,它的傳播形式也應多樣化,除了依托傳統出版物和博物館等媒介,還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
D. 借助視頻手段記錄和還原苗族刺繡的復雜過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傳承的一種形式,其優點是人們可以反復觀看。
9. 根據上述材料,概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苗繡的另外兩方面特點。
(1)圖案:具有豐富的藝術特質.
(2)針法和繡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承載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卷瀏覽
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浙江卷)
缺少了大題號、題目說明等內容?請在本頁底部下載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